豫剧春秋
樊城
第三章
清河集位于黄河北岸封丘县境内,紧紧依傍着黄河大堤,新中国成立前,这里的行政区划一直属于祥符(开封)县。今天的清河集,只是一个黄河岸边的普通集镇,但它在豫剧祥符调的发展历史上,所占的分量,无疑是座巍巍泰山。从清朝乾隆年间,直到20世纪的30年代,清河集的一个许姓家族,一直坚持办戏班培训演员,从这里走出的演员,有许多都在豫剧历史上享有盛名。
1、豫剧早期班社的组织形式
随着豫剧的蓬勃发展,这种新的演唱方式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演出市场也便迅速膨胀起来。于是,各种戏班也就应运而生。
豫剧的早期班社,根据不同的组织形式,可分“窝班”、“玩会班”、“龙虎班”、“江湖班”几种。
“窝班”,也就是科班,是专门培养演戏人才的机构。
办“窝班”的人一般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被称为“班主”、“管主”、“戏主”。班主聘请经验丰富、交游较广的艺人负责管理,称之为“掌班”;聘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老艺人担任师傅,教学多是口传身授,没有教材。
“窝班”多招收贫困人家子弟和无家可归的孤儿,学制一般三年。学徒入学三个月后,就开始登台卖戏,结业后,还要效师一年,收入全归班主和师傅所有。
窝班学员的学习条件艰苦,时间安排十分紧张,除了必不可少的吃喝拉撒睡之外,其余的时间几乎都用在学戏上,有许多演员,就是睡觉,也要用器械辅助练功。艺人们常说,窝班是“打班”,师父对学徒要求很严,遵循代代相传的“戏子是苦虫,不打学不成”的俗谚,经常辱骂、罚跪、责打,有时常因一人犯规,全班受罚,谓之“打满堂红”。
除了窝班招收学员外,一些成名的艺人也收徒传艺。
个人收徒有两种不同形式,一是徒弟从小拜师学艺,从基本功练起,到师父年老时,要为其养老送终。再者就是有些演员已经出科搭班,甚至在艺术上已有相当造诣,小有名气,为了博采众长,深造提高,还再拜名师学艺,如阎立品拜梅兰芳为师就属此类。
豫剧的早期演员中,再拜名师者不乏其人。拜师时要择定良辰吉日行礼,先拜戏神,再拜师父,有关亲朋前来祝贺,然后由师父设宴招待。师徒关系一旦确定,徒弟就须终生奉师不悖,不但在技艺上要勤学苦练,在生活上也要对师父倍加照顾,不管自己后来名气有多大,也要对师父奉茶端饭、铺床叠被。当然,师父也要对徒弟关爱照顾,传道授业,把徒弟视若子侄后辈。
“玩会班”,也叫“玩友班”,多是一些戏曲爱好者自发形成的演唱组织,并不以唱戏为业,只是在业余时间自娱自乐。
“玩会班”的人多不登台,不化装,在村头树下、农家场院或城镇的路边地摊演唱,群众可以随便围观听赏,不需付钱。参加这种班社的人,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戏曲票友和爱好者。
有的“玩会班”也接受办事人家的邀请,参加丧葬或喜庆活动,演出只须管顿饭,喝碗酒,不要报酬。
“玩会班”组织简单,活动方便,兴来则聚,兴去则散,是豫剧班社组织的一种初级形式,但它在豫剧的发展历史上,却发挥着普及发展的重要作用。
“龙虎班”是乡村班社中的半职业戏班,农闲唱戏、农忙种地。
俗谚说,种地为“龙”,唱戏为“虎”,人们把这种班社叫“龙虎班”。“龙虎班”的人多是业余爱好者,其中也有一些人受过专业训练。
“龙虎班”在农闲时走乡串村演出,也能收到一定的报酬,但价钱没有一定的标准,一般都是由主人根据演出情况和自己的喜好随意馈赠。在“龙虎班”中,有些唱得比较好的演员,也会到“江湖班”中搭班演唱,从此离开土地,开始了演员的职业生涯。
“江湖班”是豫剧的职业班社。“江湖”既指戏班的演员来自五湖四海,又说这个戏班常东奔西走,流浪四方。
“江湖班”是豫剧的主力军,豫剧的发展提高主要体现在“江湖班”的艺术水平上。
“江湖班”有较严密的组织,有一定的行规,主要成员有管主、掌班、演员、场面(乐队)、箱倌和其他杂务人员。
艺人们对旧时戏班组成人员常用这样几句话概括:“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俩丫鬟,八个场面俩箱倌,外加四个杂役员。”一个戏班有三四十人,多者也不超过五十人。人尽其才,各有所用,“上不养老,下不养小”,许多人员除本职工作外,还要兼做其他工作,使戏班人员精简到最低。
“江湖班”奔走各地演出,俗称“跑高台”,一个“台口”通常是三天演五场戏,由邀请演戏者管吃管住,至于给多少钱,双方协商。演什么戏,一般先请当地的会首点戏,什么时候唱什么戏,也有一定的行规可循。
当时流动在广大农村的高台,因舞台用跑台班子自带的十三块木板搭成,俗称“十三块板”,设备非常简陋。
豫剧是从民间发展成长起来的,演出活动和演出剧目,多与民俗相关。
旧时最为盛行的,一是迎神庙会的祀神戏。什么东岳北仙、土地城隍、二郎龙王等等,老百姓都得罪不起,都得在一定时候供奉一台戏表示敬意。
二是岁时节令的应节戏。老百姓穷苦了一年,总要给自己找个乐子,于是就在过年、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唱台戏,乡民们既要听戏,也要借机有买有卖,交换物品,走动一下亲戚,乘便撮合男女姻缘。
三是还愿祈福的喜庆戏。老人高寿,儿女结婚,孩子满月等等,名为演戏庆祝,实则乘机捞些贺礼。当时有民谚说:“光棍急了唱戏,眼子急了卖地”,村里光棍赌博输了钱,却张罗着演戏,谁敢不乖乖地把“份儿钱”送去?“光棍”就有机会从中揩油。
四是殡葬亡人的丧葬戏。丧葬戏在广大乡村占很大比例,老人寿终正寝,或者是阴寿三年、十年,算得上半喜半忧。子女为了给自己脸上争光,多半要唱戏热闹一下,这样的风俗至今犹存。
有这么多的风俗人情需要演戏,给戏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生存空间。戏班的壮大发展,豫剧的繁荣提高,这些民间风俗的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栏目:豫剧春秋,关键词:豫剧春秋 樊城 ,网址:《豫剧春秋(8)豫剧早期班社的组织形式》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wenhua/yjcq/3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