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大全 > 河南曲剧 > 曲剧新闻 >

洛阳曲剧


曲剧为河南省第二大剧种,起源于洛阳,或说它是由南阳大调曲子和洛阳小调曲子融合发展而形成的。

据李振山先生所撰《洛阳曲剧史话》等有关资料说,曲剧的前身是高跷曲,再前是坐堂弹唱曲子。由于在弹唱中以八角鼓领先击节指挥,每一节目的联套曲牌前有鼓子头,后有鼓子尾,故曾称鼓子曲。大约在清代乾隆以后,洛阳城内、南关,城南郊的王屯、李屯、大屯,城西的七里河、谷水、东陡沟等都有规模大小不等的曲子弹唱活动。

王屯的王凤桐先生,是第一位全面熟悉洛阳坐堂弹唱曲子,又熟知南阳曲子的人。他在南阳教私塾三十多年,带回一百三十多支大调曲牌,经过与洛阳曲子分析、对比、掺和、改造,保留了六十多个优秀曲牌进行弹唱,使弹唱艺术大为提高。

洛阳一带原有民间艺术“高跷”,王先生给高跷设计了四个角色:相公(小生)、姑娘(正旦)、丫环(小旦)、和尚(小丑)。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起,他召集一部分人练功,至光绪六年练成。当年农历正月十三,他率人随本村高跷社赴关林朝拜关帝冢,在庙会人群中边踩边唱,大获成功,击败了庙会上所有的“哑巴高跷”。从此高跷曲艺很快风行河南府十县和汝州、陕州各县。由坐堂弹唱到高跷曲,这是洛阳曲剧形成过程中一次重大的飞跃。

大屯高跷社解新富,潜心学习王屯高跷曲。民国初年,他舍弃了长腔慢哼的大调曲牌如背弓、码头、铺地锦等,而挑选乐曲结构简单、旋律明快的杂调小曲牌如扬调、满舟、银扭丝、剪剪花、汉江等来演唱,并扩大音域,使唱腔高昂、清脆响亮。这种新改造的高跷曲受到各方欢迎,很快传播。后来朱万明又在此基础上创设了书韵、慢舵等曲牌。这种新调曲子,后改称“小调曲子”。

1925年正月十三,大屯高跷社在关林庙会献艺演出获胜,次日应邀在车圪土当村踩唱。唱毕,跷腿被另一村庄的人接走,车圪土当村还要求踩唱,因无跷腿,众人簇拥朱六来(扮相公)、张五魁(扮丫环)上奶奶棚百子桥上演了一出《蓝桥会》。

1926年春,汝州几个村的高跷社合班,到登封颍阳集踩唱。农历四月初七,在宝林寺踩唱《祭塔》,正唱到热闹处,天降大雨,观众不让卸装。待雨停后,因地面泥泞,无法踩唱,人们便在两辆四轮车上架上门板,拥踩唱者继续演唱,紧接着,又被拥上李洼村戏楼唱了三天。此次登台,人数多,时间长,影响甚大。渐渐地,观众把登台当成了正宗。由高跷曲到登台演唱,这是洛阳曲剧发展的第二次重大飞跃。

1927年,关云龙把龙门南北的曲子高手组织到临汝镇(今汝州市临汝镇)演出,和梆子班、越调班对戏。朱天水、朱六来初次合作,《蓝桥会》演得分外出色,结果两台梆子、一台越调均败下阵来。曲子班又被请进汝州城,先后共演十八天,轰动了汝州各县。后曲子戏又在洛阳南关火神庙、莲花寺、嵩县德亭等地演出。1933年,应张钫之邀在新安铁门、观音堂煤矿演出,在南阳张钫的二十路军驻地演出,终于形成了大气候。1935年,在洛阳南关演出,红绿戏报标明“洛阳曲子”、“小调曲子”。1937年,王飞庭建议改名“洛阳曲剧”。直到1952年,赴武汉参加中南地区首届戏剧会演时又改称河南曲剧。

洛阳曲剧较早演出的剧目主要有:《蓝桥会》、《小姑贤》、《白蛇传》、《赶郏州》、《别相府》、《柜中缘》、《阎家滩》等。


本文栏目:曲剧新闻,关键词:洛阳曲剧 ,网址:《洛阳曲剧》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quju/zixun/4441.html


  • 上一篇:河南曲剧前身
  • 下一篇:河南曲剧

  • 洛阳曲剧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