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杨凤一:传统昆曲的现在样式
北昆新戏《旧京绝唱》以表演大师韩世昌为原型,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北平一个昆曲戏班在沉没中挣扎的故事,其中既有 -
董伟:大力推动京剧艺术发展繁荣
虽说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已胜利闭幕半月有余,但精彩的演出、丰富的群文活动至今仍让无数观众回味无穷。近日,第 -
王祖皆:讴歌永不消逝的信仰
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剧照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而特别制作的我国第一部红色谍战题材歌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
一声“哥哥”把观众的心叫碎了
但凡看过粤剧《钟馗》的观众都不会忘记最后一幕——钟馗即将赴任捉鬼大神,妹妹钟梅英要与他永别了,望着站在云端 -
李宝春:“新老戏”串起两岸情
情有独钟“新老戏” 《十五贯》、《阴阳击鼓骂曹》、《奇冤报》,台北新剧团排演的剧目,大多都是传统题材,又不拘 -
李炳淑:京剧票价一定不能高
“八亿人只看八部戏”的时代,她是《龙江颂》里光彩照人的生产队书记江水英,看过5遍《龙江颂》的毛主席,称赞她让 -
艺品出于人品
彭青莲是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楚剧团的旦角演员,曾获得过戏曲表演领域国家级的最高奖梅花奖和文华表演奖,不要 -
穆雨:从没想过要改行
当年红极一时的京剧“四小神童”中成名最早、名气最大的穆宇,如今改名为穆雨,曾经放眼“宇”宙的雄心,也化作了 -
戏外梅葆玖是个“老顽童”
梅葆玖,这位在京剧界响当当的人物,在台上气定神闲,醇厚流丽的唱腔,妖娆优雅的美态,被称为“大师”不为过。在 -
台上俏娇娘台下假小子
西汉元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秭归女子王昭君自请远嫁,纤纤弱女从此阔别小桥流水、繁花似锦的家乡,爱情 -
蔡正仁:注重“活态”传承人的培养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民族都有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昆曲作为中国人的雅乐,如同一幕永 -
尚长荣:我是梨园的一号龙套
“戏曲危机”形势严峻 戏曲剧种以每年消亡一至两个的速度迅速地萎缩着;县级的国营剧团大部分名存实亡、人心四散, -
刘子微:不求第一,但求唯一
作为六京节上唯一的汉味京剧,《水上灯》将于15日、16日在武汉剧院演出。昨日,武汉京剧院院长、《水上灯》主角杨水 -
刘长瑜:是铁梅成就了我
“奶奶,你听我说!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 一部《红灯记》,让中国人一夜之间认识了浓眉大眼的革 -
张建峰:除了唱戏不干别的
张建峰:河北正定人,1978年出生,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工老生。奚派传人欧阳中石入室弟子。第五届CCTV全国青京赛金奖 -
于魁智: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10岁学京戏,13岁巡演百场,少年成名的他是1970年代的“京剧神童”。 坐科13年,深耕国家京剧院29年,他是“中国京剧最 -
罗怀臻:发扬昆曲的美学精神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4年起,昆曲青春版《牡丹亭 -
谈坂东玉三郎
坂东玉三郎是日本歌舞伎界一个显贵的世袭称号。如今的坂东玉三郎是这一称号的第五代传人。玉三郎原名楡原伸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