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讲究’”,唱做念打武、手眼身法步,都有一套严谨的程式”,湖北省京剧院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说,甚至桌上摆的、手里拿的,以及演员的服装,包括里面的彩裤,头上戴的,都是前辈艺术家根据剧情、京剧行当需要设计的,不能随便改动。舞台上一个右转身,劲头是在脖子上,还是在腰上,或者全身一起配合,都有规范。
朱世慧认为,“京剧因为传统戏成为国粹”,发展京剧,首先要在传承上下功夫。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整理改编、移植地方戏、创排现代剧等。湖北省京剧院很重视经典传统戏的传承,建院以来,全院可上演剧目有300余出,其中,传统戏达260余出,且流派纷呈。朱世慧说,京剧观众不同于电视剧观众,看过就不会再看,很多经典传统戏,戏迷都烂熟于心,但依然会看,他们希望看到不同流派、不同名角的演出,经常出现台上演员唱、台下跟着和的局面。“要呈现给观众不同流派原汁原味的京剧,就必须在传承上下足功夫,否则可能误传,甚至出现山寨版。”朱世慧称,近十年来,湖北省京剧院请来叶少兰、刘长瑜、孙毓敏17个流派的170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手把手对演员进行指导。演员们扎扎实实跟前辈学,在《杨门女将》中饰演佘太君的陈晓霞,先在国家京剧院培训班上跟京剧名家王晶华学,之后又被派到上海跟著名老旦演员王梦云“单学”。
近年来,湖北省京剧院将一个个经典传统大戏立于舞台,离不开演员们的真才实学。朱世慧称,类似《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这种戏,以往多半是合作戏,几个院团的名角一起出演。因里面的角色,如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黄盖、蒋干等,个个都有分量,一个演得不到位,就影响整体效果。但省京剧院硬是将它排了出来,到京剧大码头京、津、沪等地演出,还很受欢迎。“我们要求‘排一出留住一出’,而不是猴子掰包谷,掰一个丢一个”,朱世慧说,这些经典传统戏排出来后,除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国交流演出外,还经常在周末惠民演出、送戏下乡等活动中上演。(记者 海冰)
本文栏目:2016年戏曲新闻,关键词:,网址:《朱世慧:发展京剧,先要在传承上下足功夫》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xinwen/2016/32129.html
- “一代宗师罗家宝先生名曲汇演”粤曲演唱会将于4月3日在香港沙田大会 03-31
- 地方戏传承需要新意 06-01
- 《梨园闯关我挂帅》8月5日节目预告 07-24
- 茅善玉与沪剧《敦煌女儿》的8年打磨 04-11
- 五•四”青年节•优秀青年京剧演员演唱会 05-04
- 文化养老 艺养结合 戏曲名家公益演出唱响郑州如意湖畔 05-05
- 浦江重现30年前的婺剧“斗台戏” 05-07
- 南京市京剧团“流·传——经典剧目传承展演”开票 04-13
- 以匠心演绎,向经典致敬 | 文汝清演出周圆满成功 06-16
- 北京市总工会推出话剧《翔云8号院》 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