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著名歌剧演唱家托马斯·汉普森将和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绎马勒的《少年魔角》,有趣的是,京剧“梅派”传人魏海敏将在这场西洋音乐会上,献上《贵妃醉酒》。
魏海敏被誉为“百变京伶”、“千面青衣”,她也曾涉猎莎士比亚、古希腊悲剧、环境剧场、意象剧场。游走于古典与现代之间,跨越行当和表演样式,魏海敏始终没有停止探索。
魏海敏表示非常享受交响乐伴奏的感觉,“演戏时,你是剧中角色,必须要有情节、情绪和身段,会分心;而交响乐伴奏,会让我全神贯注在‘唱’上,声音的变化更丰富”。京剧片段《贵妃醉酒》、马勒的艺术歌曲《少年魔角》出现在同一场音乐会上,观众会不会难以适应?魏海敏不这么看,“现在的时代完全没有忌讳,人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热情去做任何事”。
这些年,魏海敏一直走在戏曲创新的前列,“活在现代,戏曲也必须与时惧进,我希望让大家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如此精致。我们绝对不比唱歌剧的差,只是在发声上有所不同,国外的歌剧讲究声音的极致,必须让声音借由身体像音箱一样,发挥出来;戏曲是讲故事,声音里包含了角色的喜怒哀乐。这是中西方对声音不一样的诠释”。因此,59岁的她,仍在探寻各种艺术融合的可能性,“不论创作是好是坏,都是一个过程,就像我,同时在两条路上匍匐前进,当然也有挫折,但乐趣大于痛苦”。(记者 殷茵)
(摘自 《新闻晨报》)
本文栏目:2016年戏曲新闻,关键词:,网址:《魏海敏:戏曲创新,“乐趣大于痛苦”》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xinwen/2016/31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