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什么是“豫西调”“上路调”“西府调”“豫西梆子”?
答:“豫西调”又称“上路调”或“西府调”,早期还有称作“靠调”或“豫西梆子”的,是清乾、嘉年间流行于河洛一带的“十字调梆了一腔”与传播在伏牛出麓的“靠出黄”相结合的产物。这一新兴品种很快代替了长期统治这一区域的弋阳腔、乱弹和罗戏,并吸收了它们的有益成分。清道、咸以后,连古老的秦腔也逐步退向渑池以西的熊耳出一带,越调则沿伊、汝一线逐步南移。至同、光两朝,“西府调”的势力范围已明显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东达郑州、禹州,包括伊川、嵩县在内的18个州县。豫西调曲调基本上是宫调式。调式主音为“1”,有时也以“1”为终止音。唱腔以32 1/25 1、65 1为基本乐汇,以51654321为旋律线,以12356为腔体骨干音,并多用真嗓(大本腔)演唱;而其韵脚音又多落在“豫东调”主音“S”的下五度音即下属音“1”,因之亦称“下五音”。风格:女声哀怨、悱恻、柔婉、缠绵,男声苍劲、悲壮、深沉、浑厚。
本文栏目:戏曲知识,关键词:,网址:《什么是“豫西调”“上路调”“西府调”“豫西梆子”?》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wenhua/zhishi/2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