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书的《歧路灯》小说记述了当时在开封演出的“拂傻卷”,这是个什么样的剧种?
答:“梆谬卷”中的罗戏(啰戏、逻戏)是在清康、雍年间官方一再发布文告严令取缔的背景下,才和梆子腔、卷戏合作,改头换面,用“三下锅”的方法得以临时栖身的。罗戏即“罗罗腔”,有谓源出出西,而那时的梆戏也还处于大一统梆子腔时期,再加上本土的卷戏,它们的合作势将对以后“河南梆子”的形成,在风格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嘉、道年间,“板腔体”的河南梆子羽毛丰满,形制完成,很快便甩掉了与之合作的两个伙伴。到清末民初,只在南阳一带尚且保存着以“梆锣卷”为主唱腔的皮影戏演出。驻马店一带则仅剩下“两下锅”的“罗卷戏”,并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前基本消失。
本文栏目:戏曲知识,关键词:,网址:《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书的《歧路灯》小说记述了当时在开封演出的“拂傻卷”》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wenhua/zhishi/2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