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6月12日晚,山东省吕剧院创排的吕剧《宣言》在百花剧院正式进行首场彩排。前去观摩的近百名观众,在彩排结束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良好的反响,让压力在肩的主创团队感到欣慰。而这部向党献礼的作品,也让院团成长、成熟了许多。
从《共产党宣言》开始
1926年深夜,在外读书的共产党员刘玉慧将《共产党宣言》带到刘集村,不幸被敌人发现,由此打破了村庄的静谧。为保护和研习《共产党宣言》,刘集村党支部的负责人刘桂良带领群众与敌人英勇斗争,但不幸落入魔爪。《共产党宣言》得以保存,而刘桂良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吕剧《宣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剧情背后,是齐鲁大地早期基层党建的辉煌历史,《宣言》即根据发生在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的真实事迹改编。
刘集村是山东最早的中共农村党支部之一刘集支部的诞生地,保存有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据史料记载,1926年,广饶县籍女党员刘雨辉(剧中“刘玉慧”原型)回乡,将《共产党宣言》交给刘集村党支部负责人刘良才(剧中“刘桂良”原型),之后刘良才经常用《共产党宣言》备课,召集党员在家中学习。随后,薄薄的《共产党宣言》在刘集村及周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革命火种的点燃起到重要作用。
《宣言》于2015年年底立项,今年3月剧本初成,后经磨合于5月13日建组排练。
山东省吕剧院院长蒋庆鹏说,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的保存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当时的革命工作者借助书籍树立理想、凝聚信念,体现出我们的党历来是善于学习、探索和创新的。革命先辈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树立革命信仰,创排《宣言》的目的也是呼吁当代人要有信仰意识。
采风带来切身体会
《宣言》由中国戏曲学院导演李永志编剧并执导。回忆创作初衷,李永志用“震撼”形容自己的感受。
“接到剧本创作任务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这段特殊的历史鲜有人知。”李永志说,当时他第一个念头是去故事发生地采风,现场感受革命先烈的事迹。在刘集村采风期间,李永志和主创团队先后到《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刘集支部旧址等地参观,并找到刘良才的后人了解情况,搜集了大量第一手素材。“在离开刘集村的车上,主人公视死如归的形象已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
对主人公形象的准确捕捉,也为李永志等主创人员后期的剧本创作、舞美设计等播下了种子。尤其在《宣言》中,舞台上始终存在的“黄土地”平台,即源于舞美设计刘鹏在刘集村的采风经历。
“《共产党宣言》从来到刘集村,就没有离开过这片黄土地,故事主人公也在这片黄土地上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因此我们设计这样的道具来烘托气氛。”刘鹏说,《宣言》不追求大制作,而是力图用最简练的语言塑造壮烈、宏大的视觉形象。这种设计,单靠“网上采风”是得不来的。
本文栏目:戏曲资讯,关键词:,网址:《庆祝建党95周年 山东吕剧院创排新戏《宣言》》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zixun/3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