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网

吴宗俭郸城坠剧团与河南坠子剧的发展


河南坠子剧,是我国稀有的剧种。始于豫东,流行于河南、安徽、山东、山西等地。它以河南坠子的曲调为基础,吸取京剧、豫剧的一些表演方法,1950年在商丘形成。豫东著名坠子演员吴宗俭、马艳秋、张恒泰、赵国栋、张敬明、刘德才、王桂婷、张恒兴等同志和著名坠子伴奏演员吴宗贵、杨克明等同志是河南坠子剧的创始人。

河南坠子是由道情和莺歌柳发展而成。

道情和莺歌柳,曲调韵律与伴奏乐器易掌握,在豫、皖、苏、鲁边区流传广泛。18世纪末期最盛行。在商丘一带更是群英荟萃,各显身手。各派艺人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争创名流。后来,有人把道情和莺歌柳融为一体,把莺歌柳伴奏的三弦,去掉一弦,加上一弓,称为“坠音胡”还把道情伴奏用的长竹片换成了檀木或枣木简板。坠音胡声调新颖,优美动听,听众称这种胡为“坠胡”,后来渐渐把这种新曲调称为“坠子”

20世纪初,河南坠子开始进入茶棚说唱,女艺人也随之增多,由于女声音域宽阔,使坠子在唱腔上有了很大发展。伴奏乐器也逐步加用了二夹弦的主奏乐器四胡和曲剧主弦的曲胡,以及二胡、扬琴等乐器。由于音乐的发展,唱腔又不断吸取兄弟剧种的曲调,并巧妙的同坠子曲调揉合在一起。打击乐方面,逐步加扁鼓、脚踏棒和小镲。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较为完整的艺术形式。

张恒兴为首的著名坠子演员吴宗俭、马艳秋、叶正品,伴奏演员吴宗贵、杨克明等同志,建国前夕,均活跃在商丘一带,说唱艺术颇有名望。商丘解放后,他们参加了市组织的曲艺组,张恒兴同志任组长。他们排演出了河南坠子《白毛女》、《送军鞋》、《渔夫恨》、《梁士英舍身杀敌》等节目。1950年,他们编排了河南坠子戏以戏剧形式搬上舞台。从此,河南坠子剧便作为我国的稀有剧种,跻身于艺术舞台之上。商丘曲艺组是年更名为“商丘市曲艺剧团”。

1952年商丘市曲艺剧团改名为“群声曲艺剧社”,吴宗俭同志担任团长,张恒兴、张敬明任副团长,他们坚持“文明三服务”的方针,编排出很多广大干群喜闻乐见的好剧目。

1955年底,为了支援新建县的文化建设,该剧社调来郸城县,“商丘群声曲艺剧社”改名为“郸城县实验坠子剧团”,1956年又改名为郸城县坠剧团,吴宗俭同志任业务团长,张敬明任行政团长。在县委、现政府的关怀支持下,购置了声响设备、增添了人员和服装道具、设立了画室,布景和照明也改善了,从而坠剧艺术更加完美。

王挺英与吴宗俭、马艳秋、吴宗贵等同志一起自编,改编、移植、主演、导演了很多优秀剧目,其中许多剧目获奖。

1958年该团参加商丘专区戏曲会演,坠剧《友谊》获创作奖和演出奖。1959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写信赞扬鼓励坠剧团,他在信中说:“…河南坠子搬上舞台,这是一个新的发展,百花园中又添一枝鲜花,你们一定要努力把这个剧搞好,为社会为人民服务。”1962年,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同志在中南局宣传会议上表扬了郸城县坠剧团,并号召文艺工作者向他们学习。1963年,《河南日报》以长篇通讯《记“老八路”作风的郸城县坠子剧团》报道了剧团的事迹。1982年,吴宗俭与谢连生、郭传珍等三人,结合新时期统战工作任务,创作了坠剧《女新郎》,在巡回演出后,深受农民喜爱。1983年《河南农民报》刊登了《农民的贴心好友-记郸城县坠剧团》的文章。1984年,吴宗俭结合精神文明教育,与李洪喜同志合编了坠剧《嫁母》,在省内外演出100多场,入座率均在70%以上。周口地区戏曲调演中,荣获剧本创作一等奖和演出二等奖。省电视台录了像;省电台录了音、拍了剧照。

郸城县坠子剧团于1985年8月与郸城县豫剧团合团。



本文栏目:河南坠子新闻,关键词:吴宗俭 郸城坠剧团 ,网址:《吴宗俭郸城坠剧团与河南坠子剧的发展》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zhuizi/xinwen/1143.html


  • 上一篇:东路坠子代表人吴宗俭百科简介
  • 下一篇:河南坠子大全频道隆重推出

  • 郸城坠剧团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