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已年过七旬,但在秦腔舞台上闪挪腾移、婉转低鸣却极尽灵巧之能事,丝毫不见半分老态。昨日,国家级非遗秦腔项目传承人康少易主演、国家级非遗秦腔项目传承人马友仙助演、国家级非遗秦腔项目传承人卫赞成加盟的大型神话武戏《白猿救母》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上演。三大非遗传承人年龄加起来都过了200岁,不过连日来,他们的亮相几乎是场场爆满,引来大批戏迷对秦腔“猴戏”的追捧和期待。
古稀老人背身剑入鞘绝活惊呆观众
多年来,秦腔“猴戏”已极少能在舞台上亮相,老一辈年事已高,继任人才的断代,都成了“猴戏”登台的最大瓶颈。
这次,扮演白猿的秦腔武生翘楚康少易出身梨园世家,功夫技艺全面,主演代表性武戏多达三十余部,“长靠”“箭衣”“短打”与“出手戏”无不精通,以其“唱、念、做、打、摔、翻”之“大功”俱备艺惊梨园。这几日,他在舞台上的表演风采丝毫不减当年,无论舞叉、弄棍,抑或耍锤、玩锏,都游刃有余,尤其是“背身剑入鞘”的拿手绝活,令台下一片惊叹声:“绝了!”看到七旬老人身手如此灵活矫健,戏迷观众均深深被老人深厚的戏曲功底所折服。
《白猿救母》属于“猴戏”门类,上世纪三十年代京剧武生李万春、李少春、张翼鹏、郭玉昆等都曾有过演出,但其后几乎失传。这次,除了三位国家“非遗”秦腔传承人披挂上阵,还专门邀请来国家级非遗项目京剧传承人康云翔与著名京剧演员及武戏传人庆子担纲执导。在长达五个多月的排练中,七旬老艺术家宝刀不老、雄风犹健,在摸爬滚打的超强度训练中,有三位年轻演员身体受伤,但还坚持登台。
秦腔唯一武生传人终圆梦
据悉,康少易是秦腔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中唯一的武生传人。他曾随京剧武生名角张小楼、京剧大家李万春学过《白猿救母》,将该剧再现于秦腔舞台,是他数十年的强烈愿望,直至霜染两鬓。去年,受文化部委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主持召开的“京剧武生行当教学研讨会”,点燃了抢救、传承、发展武戏的一把火。古稀之年的康少易倍感振奋,他自己动手改编剧本,并易名为《白猿救母》,以达抢救秦腔“猴戏”、传承流派剧目之目的。
康少易表示,猴戏面临的困境确实太多,因为,成就一个武生极不易,付出达不到,在艺术上就很难有成就。上世纪80年代,有演员演了《五百年后孙悟空》里猴戏之后就逝世了,人走艺走。所以,他也想借这次机会,多在年轻娃娃里寻些好苗子,别让秦腔武戏断了代。目前,《白猿救母》录像已经制作完成,将报送文化部收入中国武戏资料典藏。(记者/职茵 实习生/段晨阳)(摘自 《西安晚报》)
本文栏目:秦腔名家,关键词:秦腔康少易 康少易 ,网址:《不让秦腔武戏断代七旬艺术家登台演戏——康少易》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qinqiang/mingjia/5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