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网

  • 戏曲中什么是“四大正板”?

    647.戏曲中什么是“四大正板”? 答:20世纪40年代以后,豫剧界按照各个常见板式、腔体的结构和特点,把慢板、二八板、
  • “崔派”有哪些弟子?

    581.“崔派”有哪些弟子? 答:张宝英、郭惠兰、张晓霞、卢兰香、崔小田、吴廷珠、陈爱玲、边秀琴、胡小凤、郜玉玲、
  • 曲剧为什么被称作河南省第二大剧种?

    781.曲剧为什么被称作河南省第二大剧种? 答:从专业和业余剧团的数量、从业人员及其在全省的影响看,它都仅次于豫剧
  • 道情戏的调高如何定?

    940.道情戏的调高如何定? 答:一般为“1=G”调。主弦定弦为“5一1”。
  • 道情戏的伴奏乐器都有哪些?

    939.道情戏的伴奏乐器都有哪些? 答:文场主奏乐器是短杆坠胡,清末民初在淘汰了原有渔鼓、简板之后,另增加了二胡、
  • 道情戏唱腔音乐的构成情况如何?

    938.道情戏唱腔音乐的构成情况如何? 答:清同、光朝道情受梆子戏影响,其唱腔音乐早已演化为“板式变化体”。板类有慢
  • 道情戏的剧目情况怎样?

    937.道情戏的剧目情况怎样? 答:道情戏很善于演出连台本戏,如《刘公案》《温凉盏》《合同记》《大红袍》《小五义》
  • 道情戏的流行状况如何?

    936.道情戏的流行状况如何? 答:河南道情戏与鲁北沾化县的“渔鼓戏”有一些历史渊源,但不是同一剧种,倒是与安徽道
  • 戏曲中什么是“五阳调”?

    935.戏曲中什么是“五阳调”? 答:是“道情戏”曾经用过的一个名字。
  • “道情戏”是怎样演变过来的?

    934.“道情戏”是怎样演变过来的? 答:唐代已有“九真”“承天”等道曲,宋元时正式出现了用渔鼓、简板伴奏的“道情
  • 二夹弦的调高如何定?

    933.二夹弦的调高如何定? 答:一般为“l=B”调。主弦定弦为“5一2”。
  • 二夹弦的伴奏乐器都有哪些?

    932.二夹弦的伴奏乐器都有哪些? 答:文场以四弦(“二夹”称谓的来源)为主,辅之以二胡、短杆坠胡、琵琶(早期用柳
  • 二夹弦的唱腔与板式解析是怎样的?

    931.二夹弦的唱腔与板式解析是怎样的? 答:其唱腔以板式变化体为主,也含有部分单曲体。腔调有大板(亦称头板,4/4拍)
  • 二夹弦的剧目情况如何?

    930.二夹弦的剧目情况如何? 答:二夹弦演出的剧目初期多为“二小戏”“三小戏”,民国年间开始向“袍带戏”发展。初
  • 二夹弦曾经流行到哪些地方?

    929.二夹弦曾经流行到哪些地方? 答:出东省的菏泽地区及其附近的10多个县,江苏省徐州及其附近几个县,安徽省的亳州附
  • 二夹弦的地域流派是怎样形成的?

    928.二夹弦的地域流派是怎样形成的? 答:因二夹弦的职业班社出现较晚,且每个班子的活动范围又多在方圆数十里内,相
  • “二夹弦”的形成及其流布如何?

    927.“二夹弦”的形成及其流布如何? 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还有“两架弦”“大五音”等称谓。一般认为它是滥
  • 你知道王福学的生平吗?

    926.你知道王福学的生平吗? 答:王福学,1903年生于安阳县西黄门村。12岁随父王玉山学四弦、吹横笛、练打鼓,这就为他
  • 首页
  • 上一页
  • 3
  • 4
  • 5
  • 6
  • 7
  • 下一页
  • 末页
  • 67996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