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剧春秋(76)陈素真对豫剧的贡献
豫剧春秋 樊城 第十七章 汪震儒雅敦厚,刘希程沉稳练达,刘超寰英挺潇洒,这三位军人对陈素真都是一片真心,如果说 -
豫剧春秋(65)14岁的常香玉唱红省城
豫剧春秋 樊城 第十五章 陈素真、司凤英、常香玉三家的“对台戏”在开封唱了三四个月,实实大饱了开封观众的眼福、 -
豫剧春秋(7)河南梆子和宋代“路歧人”一脉相承
豫剧春秋 樊城 第二章 4、河南梆子和宋代“路歧人”一脉相承 一个王朝取代另一个王朝之后,都要重打鼓另开张,总要有 -
豫剧春秋(31)“小妖怪”张子林
豫剧春秋 樊城 第八章 彭海豹的掌上明珠女儿彭小爱,自从到长葛县戏班后,因没有父亲照顾,不久就被戏班的管主霸占 -
豫剧春秋(23)“戏状元”李剑云
豫剧春秋 樊城 第六章 3、“戏状元”李剑云 民国初年开封一带的戏曲舞台上,无论名气还是艺术造诣都堪可和李德魁媲美 -
豫剧春秋(32)戏曲脸谱的起源和种类
豫剧春秋 樊城 第八章 2、戏曲脸谱的起源和种类(戏曲小常识) 中国戏曲是一种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 -
豫剧春秋(40)坤伶先驱名载史册--马双枝
豫剧春秋 樊城 第九章 5、“坤伶先驱名载艺术史册,艺苑园丁汗浇中原桃李” 和杨金玉结婚后,马双枝继续在永安舞台演 -
豫剧春秋(33)豫剧生行分类
豫剧春秋 樊城 第八章 3、豫剧生行分类(戏曲小常识) 开封的豫剧生行演员中,有几句口诀流传至今:“文生媚,武生刚 -
豫剧春秋(41)英年早逝的王润枝
豫剧春秋 樊城 第十章 孙兰芳激起的涟漪,在湖面上荡漾开去,越来越大,却也越来越弱,终于在冰冷的湖水水中渐渐消 -
豫剧春秋(42)投水自杀的孙兰芳
豫剧春秋 樊城 第十章 2、投水自杀的女演员孙兰芳 1911年,孙兰芳出生在阳武县王杏兰乡。孙兰芳的父亲孙文华是一名须 -
豫剧春秋(43)顾家六姑娘顾秀荣
豫剧春秋 樊城 第十章 3、“顾家戏、顾家箱,还有顾家六姑娘” 三十年代的开封舞台上,还出现过一位名噪一时的女演员 -
豫剧春秋(34)“演到哪响到哪”的筱火鞭
豫剧春秋 樊城 第八章 4、“演到哪响到哪”的筱火鞭 20世纪上半叶,有一个生角演员,不但善演须生,而且小生、武生兼 -
豫剧春秋(38)唱河南坠子的马双枝
豫剧春秋 樊城 第九章 3、唱河南坠子的马双枝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封的豫剧舞台上,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一些知名的 -
豫剧春秋(36)大相国寺与豫剧 马双枝
豫剧春秋 樊城 第九章 那时马双枝年方十六,正当妙龄,一双小脚,长相俊俏,光彩照人,在剧中扮演张爱姐,形象秀美 -
豫剧春秋(39)豫剧史上的模范夫妻马双枝和杨金玉
豫剧春秋 樊城 第九章 4、豫剧发展史上的模范夫妻 1927年的一天,永安舞台的著名男旦演员李瑞云和年轻的班主杨金玉信 -
豫剧春秋(37)冯玉祥与人民会场
豫剧春秋 樊城 第九章 2、冯玉祥与人民会场 20世纪20年代开封的剧院、舞台建设和豫剧的发展,还和一个人密切相关,他 -
豫剧春秋(44)拣煤核的灰姑娘司凤英
豫剧春秋 樊城 第十章 4、拣煤核的灰姑娘 1980年,河南省举行豫剧流派汇演,大家公推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 -
豫剧春秋(45)豫剧“三鼎甲”的榜眼司凤英
豫剧春秋 樊城 第十章 5、豫剧“三鼎甲”的榜眼 那时,重返开封舞台的司凤英芳龄一十九岁,出落得窈窕袅娜,俊俏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