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网

  • 什么是“吞口”?

    248.什么是“吞口”? 答:演唱基本功之一。略同于“喷口”,但口形变合为开。
  • 新时期以來,河南戏曲表演艺术团体的体制改革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2.新时期以來,河南戏曲表演艺术团体的体制改革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推行承包
  • 戏曲中什么是“乱弹腔”?

    719.戏曲中什么是“乱弹腔”? 答:句格和唱法与“五音联弹”近同,但音阶跳跃较大,唱句也不太规整,三、四、五句均
  • 让戏曲艺术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活起来

    中国戏曲作为中国民族戏剧的独有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成为国粹和瑰宝。 戏曲艺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
  • 越剧的形成与发展

    越剧在全国是有影响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我国浙江、上海等地。越剧在四十年代进入“尺调腔”时期后,出现了一批
  • 黄梅戏(2)【音乐与唱腔】

    戏剧种类与特点——黄梅戏(2) 【音乐与唱腔】黄梅戏的舞台语言为安庆语言,唱腔淳朴流畅、明快抒情。
  • 黄梅戏(1)旧称“黄梅调”、“采茶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它的前身是湖北省黄梅县的民间采茶调,称为“黄梅调”。19世纪,“黄梅调”随着逃荒者传入安徽省
  • 粤剧【角色与行头】

    粤剧的“过山班”较多保留原有的艺术风格,其角色行当有:生、旦、净、末、丑、外、孝贴、夫、杂十行,又细分为:
  • 粤剧【舞台与表演】

    【舞台与表演】不同班社组织,有着不同的舞台、表演风格,分为“过山班”和“省港班”两种类型。
  • 粤剧【形成与发展】

    粤剧初称“广东梆黄”,又称“广东梆子”、“广府大戏”等,是广东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我国广东、广西、
  • 评剧舞台与表演 角色与行头

    评剧表演吸收了梆子、京剧的身段、程式,有着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角色行当早期只有男、女角之分,后
  • 评剧(东路评剧)音乐与唱腔

    评剧唱腔是在唐山民歌、莲花落等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东北二人转、京剧、河北梆子等冀东和京津一带地方戏曲的音
  • 东路评剧 评剧分东、西两路,以东路为主

    评剧又称“蹦蹦戏”、“落子戏”、“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戏”、“评戏”等,为我国北
  • 越剧角色与行头

    戏剧种类与特点——越剧(3)现在,越剧分为六大行当,包括:小旦、小生、老生、小丑(又称小花脸)、老旦、大面。
  • ​越剧的音乐与唱腔 舞台与表演

    越剧的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长于抒情,以唱为主,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越剧的演员初由男班演
  • 徽剧音乐与唱腔舞台与表演

    徽剧的唱词通俗易懂,节奏爽朗明快。徽剧其中的角色行当由生、旦、净、丑四行发展形成了较细的分工。根据不同的腔
  • 宁波昆曲 习俗中又称“草昆”

    宁波昆曲简称“甬昆”,习俗中又称“草昆”。草昆一称是相对于苏昆而言的。宁波昆曲是浙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是
  • 永嘉昆曲角色与行头

    戏剧种类与特点——永嘉昆曲生角:永嘉昆曲的戏多以小生为主角,多扮风流才子,落难书生之类;正生扮演名士贤臣;
  • 首页
  • 上一页
  • 73
  • 74
  • 75
  • 76
  • 77
  • 下一页
  • 末页
  • 781165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