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小曲简称陇曲,又称小曲子、弦子腔。它流传于甘肃全省以及新疆、青海等地,尤其盛行于陇中及周边地区。陇中小曲是陇中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发展的地方戏曲,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小调。它的起源可以说与中华文明史的发展同步。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曲谱中,就有100多首与陇中小曲相关的曲调。
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陇中小曲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祭祀诵唱的劳动号子,成型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据史料记载,甘肃最早的曲子戏班是在明万历年间(约1573年)清水县远门乡和天水北道等地成立的戏班。从清咸丰二年(1852年)起,天水三阳川陈家的“秦州魁盛社”,临洮辛甸的“百子社”等戏班广泛兴起。民国以后,陇中小曲开始盛传于全省及周边区域(如青海、新疆等地)。1916年,定西的史金良、苏进元、孟芳麟组织的陇中小曲戏班唱红了兰州城。新中国成立初期,定西陇中小曲艺人张继业的三弦演奏曾获全省第一名;还有安训的媒旦,张敏成的小旦等都曾红极一时。受各地文化传承差异性的影响,其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名称也都冠以本地地名,如:定西小曲、通渭小曲、马营小曲、兰州鼓子、武山秧歌等。其实,不论在表演形式上,还是演唱内容上都大同小异,实为一脉。
陇中小曲的唱腔独特,表演时,前台有表演,后台有帮腔,热闹红火;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音轻字重,吐字清晰。梆子为板,铜铃枒鼓为眼,板中有眼,节奏明快;音乐过门中伴有渔鼓、京钗、小锣,表演动作中加上大锣、铙钹、战鼓、堂鼓和吊钗等,对表现戏剧内容赋予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
传统陇中小曲剧目形式主要是小戏(也叫秧歌剧或折子戏)和小调,本戏只有两本,就是《合凤裙》和《打锅》,还有一本《走雪》,不过是陇中小曲艺人在20世纪初期移植的秦腔剧本。小戏是陇中小曲中流传最为广泛,内容最为丰富的剧目,在形式上短小精悍,大多一曲一调,也有少数一曲数调的。代表剧目有《张连卖布》《大保媒》《周文送女》等。陇曲小调来源于民间的即兴演唱,经过不断的艺术加工和传承,逐渐由即兴演唱、婚丧嫁娶请唱,到秧歌队登台表演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代表曲目有《五点红》《六月花》《放风筝》等几十首,它的表现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成为陇中小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陇中小曲的传承与发展遇到了严重的挑战。首先,陇中小曲从古到今都依赖于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口传心授”,它没有系统的理论、规范的剧本、成形的曲谱,更没有程式化的打击乐谱,这就严重制约了人们对陇曲的继承和发展;其次,表现在继承和发展后继乏人,专业人士认为其“难登大雅之堂”,年轻人则更嫌它“土气”不愿意继承。因此此曲剧被冷淡,甚至大有被遗忘之势。
庆幸的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许多挖掘整理陇中小曲的民间艺人,其中“农民陇曲艺人”刘山三成就最为突出。他根据陇中小曲舞台表演程式和演唱要求,借鉴秦腔等戏剧程式,创编了陇中小曲打击乐,他成立的刘山三陇曲剧团是在1963年成立的家庭皮影戏班的基础上,于1984年成立的。剧团以弘扬陇曲为己任,搜集整理、演唱实践、研究提高陇曲艺术水平,先后存集了100多万字的陇曲剧本、陇曲曲谱和打击乐及戏剧程式,规范了传统剧目等,完成了陇中小曲由地摊演唱到舞台表演的飞跃。至今他的三个儿女仍然在为陇曲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努力着。
本文栏目:戏曲资讯,关键词:,网址:《陇中小曲概说》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zixun/3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