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于江南地区的滩簧是中国地方戏曲的一种声腔,沪剧、苏剧、甬剧、锡剧、婺剧等都属于滩簧。三年前,江浙地区的滩簧剧种首次抱团,进行了论坛展演。此后,这一传统得到了延续。6月27日,2015滩簧艺术展演在苏州进行,全国近十家剧团的当家人共聚一起,商讨这一戏曲艺术的发展。“苏剧演出传承基地”也在苏州太湖国际会议中心揭牌,一度濒临失传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苏剧,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戏曲按声腔可以分成众多类别,滩簧属地方小调腔系,涉及剧种包括苏剧、锡剧、沪剧、婺剧、甬剧等,其中起源于苏州的苏剧为江浙沪滩簧之根。目前,滩簧系统剧种发展并不均衡,部分剧种观众萎缩,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佳,面临生存危机。但这几年,由于苏州对苏剧进行了立法保护,江苏省苏州苏剧团先后复排了《花魁记》、《朱买臣休妻》、《快嘴李翠莲》等10多本传统剧目,排演了新编古装剧《柳如是》,并获得了白玉兰奖等大奖,使得苏剧艺术再度重生。
就在苏剧艺术获得一片向好的生机的同时,其他各地的滩簧剧种发展生态却并不均衡,有市场极其火爆繁荣的锡剧、婺剧团,但也有甬剧这样始终面临传承危机的剧种。因此,各剧团的生存境况和模式成为商讨主题。
甬剧表演艺术家王锦文提出,他们的甬剧团至今面临着因为收入问题而演员流失的危机,但他们在保护传承剧种的同时,也必须思考如何可持续发展,传播手段上必须植入当代思维。为此,他们除了尝试推出甬剧老话培训班,也与当地电视台合作拍摄甬剧情景剧,目前已播出30多集,收视率高达7-8个百分点,让平时很难看到甬剧的偏远地区观众也得到了享受,进一步扩大了甬剧的影响。他更进一步补充道,今后还将探索互联网思维,让甬剧得到更好传播。
锡剧名家小王彬彬、张金华等也提到,滩簧剧种在当下有很多生存危机,必须要找到自己的市场自救。因此,很多剧团都尝试到社区、沙龙、协会、学校、活动中心开兴趣班,拉近戏剧与观众的距离,不断修复文化生态,培养观众群体。而戏剧评论家胡晓军则认为,滩簧艺术虽然都是国家非遗项目,但无论创作还是演出,一定要和当下时代发生关系,要在传统感性中找到当代理性。
本文栏目:戏曲资讯,关键词:,网址:《“滩簧艺术展演”探讨地方剧种生存模式》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zixun/29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