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题材在小说和影视剧中屡见不鲜,但在豫剧舞台上,这样的大戏却凤毛麟角。11月5日、6日,在省纪委、省直工委和省文化厅的关心指导下,由河南江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河南豫剧院三团演出的反贪腐大戏《全家福》在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收获一片掌声和无数溢美之词。
一部刚刚搬上舞台的新戏,缘何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业界和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关注和反响?现实题材与豫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又如何相融相生?随着采访的深入,答案越来越清晰。
“看到了久违的好戏!”
豫剧《全家福》的吸引力有多大?看看场外空手找票的“黄牛”以及连媒体都需要工作人员领进场内就可见一斑。两天的演出场场爆满,这让河南豫剧院的工作人员也始料未及。“毕竟是刚刚磨合过的首演,真怕出现瑕疵让观众们失望。”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在演出前略显紧张地说。
演出现场热烈的气氛让这种忐忑变成了踏实。《全家福》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和大喜大悲的感情效应在观众中激起强烈反响。该剧突破了反腐败题材戏剧展示办案具体过程或者腐败者的灵魂堕落过程的常规表现手法,而是以一个家庭两代人的艰辛奋斗为背景,展示了腐败罪行对当事者个人命运和家庭亲人的毁灭性代价,令观众们眼前一亮。当演员们唱出“功是功,过是过,查到谁绝不留情”、“在反腐败的问题上,我们党没有退路”时,当柳淑琴书记呵斥了韩琳琳“反腐败就是隔墙撂砖头,砸住谁是谁”这种错误言论时,热烈的掌声将现场音乐都淹没了。坐在记者身边的观众王树权说:“好久没有看过这么过瘾的戏了。豫剧能这么尖锐,唱词如此犀利,还触碰了这么多社会现实,不多见。”
大幕落下,观众们都不愿离场,站在原地向舞台上的演员们挥手致意。很多观众表示,《全家福》不仅是一出好听好看的豫剧,更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反贪腐”好教材。这部教材不是板起面孔教训人,而是用艺术的手法让人看到了贪腐带给国家、家庭和个人的灾难和伤痛,对腐败罪行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带给观众深深的思索。
豫剧《全家福》独辟蹊径的用心创作
“豫剧《全家福》的首战告捷,是政府与艺术团体共同创作的结果。这次创作历程值得回味、值得总结。”谈起该剧的来龙去脉,李树建十分感慨。
据了解,《全家福》的初稿是由省纪委干部陈敬如、杨军在2013年提供的,他们搜集了大量素材并整理了有关案例。拿到这些素材后,著名剧作家姚金成、何中兴敏锐地意识到这是豫剧现代戏的好题材,两人通力合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六易其稿。其间,剧本得到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的高度重视,他多次审阅剧本,并亲自参加创作研讨会,提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最终,以“打造精品剧目”为宗旨的《全家福》在舞台上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回想创作历程,编剧姚金成和何中兴表示,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将党和政府的反腐败行动变成更加容易被观众接受的艺术形式。在认真研读素材和案例后,二人发现很多落马官员曾经是非常优秀的干部,他们不仅立志做个好党员、好干部,也都为此做出过努力,有的还收获了出色的业绩和口碑。但在经济大潮和金钱洪流的诱惑面前,他们的灵魂被扭曲了,防线被冲破了,精神和人格失陷了。“我们想找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结果,也想让作品引起观众的反思。”何中兴说。
豫剧《全家福》的人物设置、故事结构与戏剧界一般常见的“三突出”结构模式不太一样。常规模式应该把矛盾中心集中在纪委干部如何秉公执法上,但该剧却以被“双规”的副市长韩英杰的女儿韩琳琳作为叙述人展开故事,以年轻人的眼光和心理感受、人生反思、人格成长为叙事线索,把一家两代人的命运,特别是韩英杰被“双规”以及其后家庭的变故、崩溃、忏悔贯穿起来,构成了整个戏的叙事框架,形成了该剧独特的观赏效果。
“文艺作品不是法律和党纪判词,它应该通过对特定人生处境的开掘,透视人性的种种颜色,应该表现人的心灵的颤动和反思。要通过透视这种蜕变,向观众展示这种蜕变的可怕的毁灭性代价,让观众感受这种代价所带来的痛楚和耻辱,以期敲响警钟,警醒呼唤迷失的灵魂。”姚金成说。
红花绿叶交相辉映的群戏
“我仿佛又看到了《朝阳沟》那样精彩的群戏。”戏迷李小江一语道出了豫剧《全家福》的特点。
与传统豫剧突出名角不同,《全家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角,所谓“红花”“绿叶”在该剧中的区别并不明显,舞台上每个演员都是整出剧目的组成者和推动者。翻开该剧的宣传册,演员表第一个是只有25岁的年轻演员郑娟,盛红林、陈晓兰、李书奇、辛艾等国家一级演员则紧随其后,张红伟、张家祥、刘冰、何森涛等青年演员也在剧中担任重要角色。
正是因为每个角色的戏份都不弱,《全家福》对演员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在剧中饰演韩琳琳的郑娟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汪荃珍的爱徒,曾荣获“河南省第十一届戏剧大赛”演员一等奖。但“韩琳琳”这个角色却让郑娟压力很大。她说,自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一身名牌的生活离自己很远,也没有经历过家庭的大喜大悲,演过火和演不到位都会损害整部作品的完整度。“好在这次与这么多老师一起配戏,他们不断地调整我的状态,导演不停地启发我,我也观看了很多相关的影视作品,揣摩人物从风光无限到如坠深渊再到幡然醒悟的心路历程,尽量做到完美吧。”郑娟说。
一直扮演正面形象的盛红林此次在剧中扮演了被“双规”的副市长韩英杰。形象的转变也让他为塑造角色煞费苦心。韩英杰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反派,而是一个为事业奋斗过、努力过却不慎失足的普通人,结局令人痛惜,但思想深处令人警醒。做了错事,无论如何纠结、挣扎和忏悔,都无法弥补悲剧的产生,这就是这个人物存在的意义。盛红林说:“饰演这个人物也让我更理解为什么一部反腐大戏却用《全家福》这样一个看似不着边际的名字。这是反其道而行之,要想拥有和谐美满的全家福,就不要丧失道德底线,不要触碰法律红线,堂堂正正做人。”
除了真实的演员外,多媒体也成为该剧的“演员”之一。自河南豫剧院在青春版《穆桂英挂帅》上尝试舞台背景使用视频流动画面后,导演张平一直在认真研究多媒体在豫剧中的运用。此次《全家福》在多媒体运用上提高了一个层次,大屏幕上不断切换的画面不仅提示了场景变化,还以视频的形式向观众交代了主要人物的成长经历和故事背景。“多媒体的运用为的是让观众更清晰、快速地入戏,使舞台表演更具情境真实感。”张平说。
豫剧《全家福》探索现代戏的新前景
自《朝阳沟》后,我省豫剧现代戏创作一直未曾停步。近年来,我省接连创作了《村官李天成》《焦裕禄》《丹水情深》《史来贺》等叫好又叫座的现代戏。而豫剧《全家福》的推出,在丰富现代戏舞台的同时,也延续了这股强劲的创作势头。
传承了千百年的戏曲艺术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需要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传统艺术,传统艺术也要关照现实生活。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我省文艺界一直在思考和探索。
李树建表示,中纪委提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要求,排演《全家福》正是一次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也对今后豫剧现代戏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本。戏曲行业都在喊“剧本荒”,但真正与各个单位、行业进行深度合作后就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典型事件和素材正在等待挖掘。戏曲工作者也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利用各种合作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主旋律,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据了解,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对《全家福》十分重视,集中精兵强将对该剧进行加工、提高,并筹划在全省巡演。随后,《全家福》还将争取晋京演出,让更多的观众领略产自河南的反腐大戏。
●专家点评豫剧《全家福》
《全家福》整体艺术呈现很完整,情感冲击力强,生活气息也很浓厚。演员们怀着真挚的情感在舞台上出色地完成了剧本的二度创作,对思想主题的揭示和对人物内心的刻画都恰到好处。剧目不仅对领导干部有警醒作用,更对整个社会风气有较好的教化功能。作品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呼唤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回归,弘扬社会正气,道出了每一个人都应坚守自己道德底线的初衷。
——方可杰(著名作曲家)
《全家福》既是我省廉政文化建设取得的新成果,也是我省戏剧工作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新体现。近年来,在省纪委的高度重视和周密部署下,我省创作出一批廉政题材优秀作品,像《天职》、《歧路冷雨》、《七品青莲》、《清吏郑板桥》等,《全家福》的上演又为这道风景线增添了一抹亮丽。这些作品都紧扣反腐倡廉主旋律,呼应了党和人民的热切期待,扬正气、接地气、聚人气,深受观众欢迎。
——陈涌泉(省剧协副主席、秘书长)
《全家福》是善于打造现代戏的河南豫剧院三团的又一力作。剧本题材贴近生活,核心故事独特,主要人物形象饱满,舞台艺术形式新颖,多媒体的运用恰到好处,唱腔设计唯美,初登舞台就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应。该剧在戏曲程式化方面有待提高,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主创人员的努力,这部给人心灵撞击、洗礼灵魂的豫剧将成为精品。
——贾文龙(河南豫剧院三团团长)
《全家福》展现了领导干部失足后给个人、家庭带来的痛,并通过年轻人和家庭成员的反思,引起每个人对自己社会行为的警醒。正如戏中所讲,一个人的堕落失足,他周围的人是否也负有一定责任?这种反思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深切。毕竟是刚刚排成的剧目,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改进,比如应当把贪污腐化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的危害表现得明晰一些。
——谭静波(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全家福》是一部发人深思又带有强烈情感冲击的现代豫剧。这部戏人物不多,每个角色的戏份和情感含量都比较大;这部戏场面小,节奏紧凑,但它的针对面和现实意义比较强。该剧有哲理反思的意味,看完这部戏一定要让观众达到一种对人生况味的重新思考。
——张平(国家一级导演)
本文栏目:豫剧新闻,关键词:全家福 ,网址:《【特别关注】反腐豫剧《全家福》扣准时代脉搏》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yuju/zixun/6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