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2016年戏曲新闻 >

中国戏曲复兴,应多音符多渠道


       问/徐芳 答/尚长荣

 

  ■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的复兴,更应该是多音符、多渠道的。京剧的历史就是不断去粗取精,不断完善、不断吸取的发展史。我们是要对得起祖宗,可传统的形式如果照搬照演,一概要求原汁原味而失掉了青年人的青睐,捧得再高也只能进博物馆

 

  ■中国的戏如果连中国的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都影响不了,也许就只能拱手叫他们拜倒在 《猫》《西贡小姐》的脚下了。这便是我们面对的现实,挺残酷的。京剧传统与创新的两条腿,应该一起迈步。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的复兴,更应该是多音符、多渠道的

 

  ■京剧技术上的分寸会随时调整。在破中间立,也在立中间破。破陈规,立精神,死学而用活。“死”是指学习时的诚恳的态度,“活”是指化学方式的应用——当然不是走火入魔,基本元素不是减弱,而是强化、深化

 

  面临挑战,京剧不应是“兵马俑”

 

  朝花周刊:有200多年历史的中国戏曲代表、被国人视之为“国粹”的京剧,在今天,与现代人的距离究竟有多少?

 

  尚长荣:我先报个流水账。上世纪50年代中期,《北京日报》 上的京剧演出预告,每天就不下十出。中国京剧院下面就有四个团——一团李少春、袁世海;二团叶盛兰、杜近芳;三团李和曾、张云溪、张春华;四团有“杨门女将”。北京京剧院则有一团的李万春,二团的谭富英、裘盛戎,三团的张君秋,四团的吴素秋、姜铁林。还有梅、尚、程、荀、马、杨、奚等大家以及赵燕侠、李元春等领衔的剧团和经常演布景戏的“庆乐”,这么算起码也有二十多台。都是自负盈亏,完全根据观众需求来,那时京剧的确有市场。

 

  当时,全国都是如此。光一个山东,就有三四十个京剧团。东北多,江苏也多。随着新传媒以及其他艺术样式的发展,特别是到了21世纪,人们的文娱活动有了极大的选择性,显得更加多样化,不再是戏曲一统天下了,京剧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也是一个世界范围里传统艺术普遍面临的问题,不光我们是这样的。

 

  印度的梵剧就差不多失传了,我在欧洲看《普罗米修斯》,剧场里也就十几个人,很寥落。日本的能乐也不能天天演。从上世纪60年代以后,剧场里的人少了,头发都白花花了……但应该说我们的京剧艺术在本土仍然很活跃,我们到境外演出也很受欢迎。它像是王羲之的字,老有人在学在描在试着突破。那可不是甲骨文,也不是兵马俑!


本文栏目:2016年戏曲新闻,关键词:,网址:《中国戏曲复兴,应多音符多渠道》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xinwen/2016/33719.html


  • 上一篇:长春评剧院:深入田间地头唱评剧
  • 下一篇:一南一北,昆曲舞台洋溢青春之美

  •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