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时一年筹备,“挚爱—第一届两岸三地青年戏剧节”邀请十二档两岸三地的优秀作品,分别在五月于台湾与六月在北京两地展演,从交流中碰撞火花、从对话中提炼灵感。日前,台北站的演出完美落幕。
此次十二出作品,集结了京港台三地三十世代最精英的编导阵容,从4月30号开始,陆续在林口广艺厅与台北华山1914文创园区登场的六档演出渐入佳境,到最后一周几乎场场满座,创下共计三场读剧交流、十五场正式演出、观众与座谈人数将近四千人次的高密度好成绩。
如台湾最重要的表演艺术评论网站”表演艺术评论台”上,评论《1988我要跟这个世界谈谈》为“本剧导演采用平淡、简洁、安静的叙述风格,力求在主题和表现方式上和原著保持一致。然而剧场的真实性和当下性,决定了我们无法用剧场平淡地讲述一个社会边缘人的真实故事。”;《水生》,的确是一部让人安静下来的戏。水鬼的凄惘,让人想到为人的无奈,恶鬼们跳大神般的舞动,咿哩哩哩的凄厉叫声,对水鬼剜目折腿的折磨,更是让人屏气凝声。《狂人日记》充满批判性的表现方式,则收获了“说到底,这的确是一部意念清楚、调度简练的作品,有股直冲冲的生猛力量充塞全场”的一致评价;《我这一辈子》的优美京味儿表现,则被台湾新锐当红编剧简莉颖评价为“这样京味十足的独角戏,是我们怎么样也做不出来的。它充满一个地方的风土,包含它独具特色的语言。戏剧需要被读出声音,怎么让它能念起来爽、听起来爽,这出戏颇值得借镜,往传统文学去寻找对的韵律。”最后压轴的《非常悬疑》、《中央公园西路》则是雅俗共赏,不仅台湾多个当红青年创作者如谢盈萱、蔡柏璋都特意买票前来观赏,更是吸引了近乎满场的年轻观众,编导演俱佳的王子川更吸引了大批询问粉丝,热度与台北初夏的天气一样不断飙高。
接下来在六月于北京木马剧场陆续登场的台湾代表队,则是对于自身青年世代的存在与现况多有反思,派出创作社力捧新锐导演杨景翔的《我为你押韵—情歌》,结合时下通俗情歌文化,反讽当下年轻世代快餐感官的人生观;在2012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上大受好评的狂想剧场,此次则带来新作《I’m the Man》,由马来西亚编剧与台湾导演,联手观照男人三十而立的困惑;还有细腻导演陈仕瑛改编英国作家丘吉尔《三十而立》,亦从另外的家庭观点讨论当下晚熟世代的问题。
同样将在两岸三地青年戏剧节单元现身的香港代表队,不约而同地观照当下对于民生问题不安焦虑的社会环境,有实力超级坚强的香港话剧团的《最后晚餐》,从一对低收入户母子的团聚,折射出令人忧伤的困苦现实;由Theatre Noir结合北京、伦敦、香港三地编导集结创作的《2012-1997:香港印象》,探讨关注十五年来香港回归后的变化;由新锐团体A2创作社所带来的《DEATH》,可说是小剧场版的《桃姐》从易牙煮子与现代老人院中的古今对照交错,探讨香港社会人人负担沉重、未来老龄化的隐忧。
本文栏目:2013年戏曲新闻,关键词:,网址:《第一届两岸三地青年戏剧节 台北站完美落幕》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xinwen/2013/2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