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中国戏剧的繁荣,首先离不开剧本创作的丰富多样。而如今,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来了。
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戏剧剧本创作和剧作家现状信息交流会上,与会专家学者除了谈到剧本专业创作机构锐减、编剧待遇偏低、队伍老龄化、人才分流和青黄不接等老问题外,特别指出了当下刚刚出现的一个新问题:近几年的剧本创作领域,出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命题作文”式的创作现象。
与会者表示,各地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种种规划中,某些政府官员特别热衷于大力提倡把当地历史文化名人、景观、古迹或风物特产等作为题材进行剧本创作,进而展现地域文化、获取广泛影响与经济收益,并最终由“提倡”渐渐变成带有行政指令性质的“命题作文” 。
应当说,剧作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秉持一种自觉的地域情怀,为家乡画像、为乡人立言、彰显地方文化传统与特色的做法,本身的确值得提倡。然而,一旦有了“命题作文”的色彩,剧本创作暴露出的问题就值得警惕了。
“领导介入创作,剧作反映出一点思考的问题,就认为不是主旋律。 ”原山东省剧协副主席、剧作家刘桂成说,“命题作文”式创作多以书写当地英模人物为主,涉及到有些健在的英模,不光领导插手,其本人还要指手画脚,甚至一些台词都要百般挑剔,这让剧团和剧作家苦恼不已。
据刘桂成结合山东近几年的剧本创作情况介绍,济南某企业出了个女书记被评为劳模,省吕剧院马上排个戏《书记大姐》 ;一个小县城出了个赚钱的酒“秦池” ,吕剧院马上排个戏《秦池》 ;某县大蒜丰收,剧院立即派人到当地采访,排戏宣传当地县委书记。戏排出来后,领导组织观看,上台接见,鼓励奖励,剧院和剧作家们乐此不疲。紧跟时势,脱离规律,正在成为一些地方的创作常态。长此以往,领导喜欢了,观众却不见了。总是花钱做宣传式的演出,忽视艺术创作规律的弊病就呈现出来了。对此,江苏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副主任李明华认为,是政绩的攀比心态滋生出这样的“戏剧包工头” ,戏剧功能被政绩的功利心扭曲。
与会专家认为,不是所有的题材都适合戏剧创作。勉强为之,只会助长题材选择的功利性。各地政府在重视抓创作的过程中,假如忽略尊重艺术规律的题材规划,结果很可能不仅造成剧本创作质量难以提升,而且还会出现大量同类选题撞车、重复生产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应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正是戏曲赖以发生、发展的土壤,同时也赋予了戏曲浓郁的乡土情味和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但并非所有的历史人物、文化遗存都能够入戏、适宜入戏——这个‘准入’标准甚至不完全由该人物、文物在历史上的政治地位、知名程度来决定,而更多地取决于舞台艺术的本体性质。 ”陕西省剧协副主席、省艺术研究所所长丁科民认为,戏剧是一种受舞台时空限制的艺术,讲究矛盾集中、讲究故事动人、讲究人物鲜活,还要为演员展示演技留足空间,不尊重这些艺术规律,不甄别题材是否具备编剧的基础和条件、是否能够提炼出反映历史事件本质的主题、是否能够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急功近利、一哄而上,是难以打造出好作品的。
本文栏目:2013年戏曲新闻,关键词:,网址:《剧本创作的新问题又来了》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xinwen/2013/27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