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2012年戏曲新闻 >

评委赞赏第3届中国校园戏剧节



  青年,是戏剧的未来。日前落 幕的第3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上,评委对连续3年在上海举办的这次由大学生当主角、大学生当观众的大赛赞赏不已——专业组令人震撼,普通组活力十足。

  看专业组的戏震撼

  第3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分专业组和普通组2个类别,专业组从编剧、表演到舞美设计均科班出身,可以说是各艺术院校训练成果的集中展示。本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专业组评委会主任、著名表演艺术家瞿弦和在观看了专业组9台参赛剧目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震撼。“我本来以为校园戏剧是稚嫩的,题材也相对狭窄,看完后发现我的理解错了。”
  瞿弦和总结本届戏剧节最大的特点就是剧目形式多样且题材丰富。参评剧目包括话剧、歌剧、音乐剧、音乐话剧、青春组合剧,台湾艺术大学的荒诞剧《不伦的审判》也是独树一帜。对于作品题材的深度和广度,瞿弦和坦言远远超出他的设想。不少作品涉及重大题材,比如上海戏剧学院的《国家的孩子》(上图),把上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草原人民接纳抚育南国孤儿的故事搬上舞台。新疆艺术学院的《水晶心灵》则以报道剧形式,还原了汉族姑娘为维族学生捐肾的感人事迹。

  看普通组的戏动人

  普通组的设立为一些非专业的高校剧社提供了展示平台,在往届戏剧节上,就有许多以宿舍生活、校园实践、实习经历为题材的校园剧登上舞台。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万丽君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邹红都参与了往届的评审工作。她们均认为今年普通组的参评作品虽然也反映学生生活,但在情感的表现上更加深入、细腻,一些剧目在最后升华理想时,避免空泛的说教,反而选取较为诗意的处理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厦门大学的《日租房》,通过执着考博的剩女、80后理想主义男青年以及一对校园恋人,勾勒出面临人生拐点的年轻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鲜活、生动、深度、现实、向上”,万丽君用这5个词概括了她对本届戏剧节的印象。她说大学生正在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关注社会、表达内心,无论是支教题材还是表现校史的题材,都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思考,把较难表达的校园精神诠释得很好,传递了正能量。普通组优秀剧目奖获得票数最高的是交大的《钱学森》,不仅撷取了科学家在生活、工作中感人至深的片断,男女主角也塑造出了丰满的人物形象,直追专业水准。
  与专业组相比,普通组的学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表演和舞美等还不够成熟,但邹红认为这反而成了普通组的优势。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普通组学生在台上的发挥更自由,剧目原创性强,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常常会给她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的剧本紧贴生活,一些台词是专业剧目编不出来的,很生活化。虽然稚嫩,但他们的淳朴、激情和真诚更能打动人。”邹红道。


本文栏目:2012年戏曲新闻,关键词:,网址:《评委赞赏第3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xinwen/2012/26719.html


  • 上一篇:《月上贺兰》尽展宁夏风情
  • 下一篇:《华子良》全国巡演启动

  •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