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珍惜老上海剧场资源、恢复戏剧演出传统、保留电影放映功能、准确定位剧场特色,使老剧场走出困境焕发生机?这件事已经成为沪上剧场界人士共同关心的问题。15日,沪上专业制作人、现代人剧社总监张余在“2012新光演出季”发布会上呼吁,业内应该联起手来,建立环人民广场剧场群联盟,“恢复老剧场的生机,这将有利于促进黄浦东方百老汇的重新崛起”。
老剧场渐行渐远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南京路两侧曾林立近20家戏院影院,被誉为“东方百老汇”,而这些戏院的建筑也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欧洲中世纪以来的建筑风格。但最近几十年来,不少旧戏院被拆了,而一批年代久远被作为优秀城市建筑保护下来的旧式影剧院,则面临观众流失的困境。“当时的西藏路和南京路交界处,被称作黄金十字线,这个十字线周边的支马路像九江路一带,当时并不通车,非常有利于汇聚人气,很多老上海都对当时人民大舞台的盛况记忆犹新。尚长荣回忆当年逸夫舞台的盛况,那是上海少见的四层楼的大舞台,老先生形容当时的掌声是‘雷鸣般从天而降’。”张余说道。
的确,当时这个黄金十字线周边的天蟾逸夫舞台、人民大舞台、中国大戏院、长江剧场等数十个剧场,盛极一时。而近几十年来,不少老剧场拆的拆、关的关,渐渐淡出公众视线,“中国大戏院关了已经有十年了,过去以专演话剧出名的长江剧场改建后也暂未开放,非常可惜”。
呼吁老剧场结盟
如果一个国际化都市只有现代化的时尚建筑,而没有历史文化积淀的老剧场、老影院,那么这座城市也就失去了她的文化历史地位。因此,同时也是上海艺术研究所演出史方面研究人员的张余呼吁业内联手,建立环人民广场老剧场群联盟,也呼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比如对老剧场群的修建与周边文化环境的重塑,将小餐饮、小五金店逐步调整为书画古玩、艺术创意、手工艺品等个性文化小店,同时对老剧场进行演出场次的补贴和优秀剧目的资助。
张余表示,从当下看,很多剧场“刷新”困难重重,主要是因为这些剧场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区域,而通过联盟的方式,可以共同策划、资源共享,也有利于“黄浦东方百老汇”的重新崛起,“形成票价、演出内容等方面的互助和分流,最终获益的是观众”。
张余的呼吁源自两年来的亲身试水——在环人民广场老剧场群建设中,现代人剧社与新光影剧院在过去两年里着力探索老剧场的新出路,率先推出悬疑剧系列的现代人剧社与新光剧场定位于上海首家悬疑剧场,让众多话剧观众便捷地选择自己所爱。从2009年10月到2011年12月的两年间,新光悬疑剧场推出了七个演出季26台剧目,其中有三分之一剧目成为经常复演的保留剧目,“看悬疑剧,到新光悬疑剧场”已经在话剧观众中产生了群体效应,有意思的是,在新光剧场旁边还开出了一家大型的“阿加莎全国特产中心”。
本文栏目:2012年戏曲新闻,关键词:,网址:《沪上剧场界人士呼吁建立联盟》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xinwen/2012/26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