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8.“落子腔”的形成及其流变是怎样的?
答:“落子腔”剧种虽小,但出西省的《上党府志》、河北省的《武安舂秋志》和河南省的《获嘉县志》《安阳县志》《林县志》等对它却均有记载。再加安阳、林县一些落子腔戏班于清咸、同年间留下的舞台题壁,可知其产生绝不会晚于道光年间。虽然从流播地域看,似乎涉及晋、冀、豫三省,但河北省流行的主要县份武安、涉县、临漳,在新中闻成立前原属河南安阳符辖,而出西省流行的主要县份黎城、上党、左权,又有《上党府志》和出西、河北两省的《戏曲志》明示“落腔由东而西流于广阳府”和“从武安落子传入”。据此当可认定:“落了腔”确实是河南省的地方剧种。所以它在本土的势力才最大,东到清丰、南乐,南到获嘉、新乡,包括鹤壁、濮阳、卫辉、安阳、延津、辉县、淇县、浚县、内黄、滑县、汤阴在内,共流行15个市、县。
清末民初,姑盛期的“落子腔”仅彰德(安阳)府属即建有半职业和业余戏班200多个。以至当时的媒体曾惊呼其“最受下等社会欢迎”,担心其“伤风败俗,莫此为甚”,而一再提出应予“禁演”。但看者只管看,演者只管演,荡迹江湖几十年,这个“落子腔”不但没被禁住,反而在“晋冀豫”和“冀鲁豫”两个老根据地里,被用来排演,《打春桃》《血泪仇》《大卸八块》《沙区扫荡》《王黑旦参军》等一大批配合现实的新戏,作为“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受到解放区广大群众的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丰、内黄曾建起了两个落子腔职业剧团,1958年又把清丰县闭并入内黄县团,在那个激情欢快的岁月里,还把“落”字改为“乐”,也即当今的内黄县乐腔剧团。
本文栏目:戏曲知识,关键词:,网址:《“落子腔”的形成及其流变是怎样的?》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wenhua/zhishi/28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