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底,原国家事业单位东方歌舞团转制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2010年1月,顾欣上任,成为文化部直属国家艺术院团中唯一一位被称为“董事长”的掌门人,仅一年时间,东方演艺集团经营收入首次破亿,跃居国有院团榜首,演职员工收入同比增长109.6%,演出场次同比增长241.8%……种种荣誉和传奇的背后,是并不平坦的文化体制改革之路。”
记者见到顾欣时,他刚刚结束江苏省演艺集团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的成立10周年、转企改制7周年进京汇报演出,虽然管理着中国两家年收入过亿元的演艺集团,但音乐家出身的顾欣,仍然活跃在舞台一线,连续3场的高强度演出使他看起来非常疲惫,但欣慰之情溢于言表,毕竟江苏省演艺集团是他“创造奇迹”的地方。
“人的观念是最大的阻力”
2001年9月,原江苏省事业单位性质的11个省直院团在全国率先实行转制,成立江苏省演艺集团,全员身份置换。这种激进的文化体制改革措施在当时的文艺界掀起轩然大波。顾欣正是在风口浪尖上走马上任,出任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
如今回首10年,顾欣很淡然,他直言不太愿意提起过去,“我不是一个习惯向后看的人,在江苏演艺集团推行改革,当时所谓的坎坷,我认为正常,你坐在这个位子上,你选择了这条路、这件事,你就必须要面对,必须要做好。”
在他轻描淡写的讲述背后,实际上是异常艰难的改革之路。
当年11个院团的部分演员到江苏省政府门口静坐上访一整天,被劝回来以后,顾欣和各个院团之间开始了漫长的沟通与对话。“仅昆剧院,前后对话7次,有一次是从下午3点谈到晚上10点。”
“当时大多数人的观念还停留在艺术创作、艺术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奖。我们的艺术产品到底是作品还是产品,作品是自己关门给专家看一看,评个奖。产品则必须接受终端市场的经验,我们的作品到底是市场参照系还是获奖参照系,这种观念的转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是改革过程中一开始遇到的最大困难。”
10年过去,从前需要“南郭先生怕竞争”此类标语来激励的艺术家们,如今已经很自觉地学会接受市场的检验和观众为自己投票。
现在的江苏演艺集团,无论是演出数量、场次和员工收入,都翻了3倍,集团收入增长16.4倍,作为带领江苏演艺集团完成艰难蜕变的领头人,顾欣总结:“成功的背后首先是体制,体制活了,体制改变了,观念就改变了,机制就灵活了,人才就脱颖而出了,人才才能创造效益,这是改革的一个链条。”
“再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2010年,顾欣来到刚刚改制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首当其冲的问题仍然是人的问题。
本文栏目:名家轶事,关键词:,网址:《顾欣:我不是一个向后看的人》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xiqudaquan/mingjia/yishi/27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