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夏津县政协在整理近期征集的老照片时,发现了一张聊城专区评剧团 1963 年进京演出的大照片,下部的说明为“朱德委员长、谭震林副总理在国务院观看聊城专区评剧团演出八一风暴合影 63.6”。其主人为县文化馆已故副馆长单玉池先生。因其家人对照片上这次演出的具体情节知之不多。循着照片上的人物线索,政协文史采访组专赴江北水城聊城,在柳园路育新街生资家属楼,专访了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筱佩珠女士。
一提起《八一风暴》进京演出,83 岁的老艺术家立即兴奋起来,瞬间仿佛年轻了许多岁,双眸放射出明亮的光芒,讲述起当年的情景,连具体的时间、地点、过程和细节都清清楚楚,无一遗漏。望着老人已显苍老的面容,听、记着她述说的话语,那尘封的往事又渐渐清晰明朗……
戏台上“窜红”的《八一风暴》没有褪色
《八一风暴》作为革命历史题材的现代戏,最早是通过话剧形式登上戏剧舞台的。1958 年,党中央提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口号,号召文艺界“回忆革命史,歌颂总路线”,掀起“五一”“七一”文艺创作新高潮。1958 年 8 月 1 日,江西省话剧团为庆祝“八一”建军节在南昌市首次公演了新编话剧《八一风暴》,轰动了英雄城。1959 年,这部话剧又进京参加了国庆 10 周年献礼,之后又在京津各地巡回演出,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进入 1960 年代,党的文艺方针引导演艺界选择演出剧目时,要注重历史题材古装戏与革命题材现代戏的兼顾与结合。贯彻这一方针,聊城专区评剧团从 1961 年开始,也编排了一批现代戏如《刘巧儿》《野火春风斗古城》《夺印》等剧目。1962 年春制定年度演出计划时,团里研究确定把话剧《八一风暴》改编为评剧。于是由团长关凤奎带领主要演职人员组成 6 人观摩团赴江西南昌,观摩了江西省话剧团的 20 多场演出。他们白天看,晚上开会讨论,利用休息和吃饭时间找对方编演人员求教、学习和交流,还借来他们的剧本让大家一遍一遍地读、听……最后,团长兼编剧关凤奎根据各类资料和大家的讨论意见,开始了改编评剧剧本的工作。
经过近 3 个月的艰辛努力,剧本初稿完成。吸收了团里很多宝贵意见后,他又带剧本专门返回聊城,向文化局领导和剧协的专家进行汇报,听取他们的意见,对剧本进行了多次修改。6 月间,剧本封笔,进入了紧张的排演阶段。大家不畏酷暑,边演边改,终于赶在 1962 年的“八一”建军节,在邯郸(当时剧团正在此地巡回演出)大剧院进行了首场公演,演出轰动了古老的邯郸城,受到当地党政军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冀东南地区演出了十几场后,聊城专区评剧团便带着这个戏一路向北,在石家庄、邢台、天津、唐山等大中城市巡回演出,还到渤海中的海岛上进行慰问演出,听取解放军战士及部队首长的意见,使之逐步完善提高,成长为一部日臻完善的优秀的剧目。
1963 年 6 月初,评剧《八一风暴》在天津华北大剧院演出后,山东省政府驻津办事处的王德奎主任找到剧组,评价说这么好的剧目完全够得上进京演出的水平,应该争取进京向“七一”“八一”节献礼。当剧团反映没有北京的演出规划,恐怕不允许的情况时,王主任当即表示可通过省政府驻京办事处联系解决。大约 3 天后,剧团接到了进京演出的通知。
那时,剧团还没有今天这样完善的体制,灯光、道具、舞台美术这一切环节都没有设置专人,于是,在出发前,团里就定好了一人多职、一人多能的解决办法。许多年轻的武功演员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装台卸台、搬运道具这些重体力活就落到了他们肩上。对此他们非常高兴,劲头十足,完全是一副时刻准备上“战场”的架势。而担任主演的筱佩珠、刘凤兰等年轻的女演员,则在心中一遍遍重复着早已烂熟于心的舞台动作与唱词, 可以说人人都想着同一件事 :要把最好的演出展现在首都戏剧舞台上。
北京军区,“头炮戏”初演获成功
6 月 8 日下午 5 时,聊城专区评剧团的演职人员到达北京。50 多年前的那一天,这些来自鲁西大地的年轻人看到的是,刚历经三年困难之后的首都,天安门城楼正在修葺,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也都在修缮,外部装修还未彻底完成。可是有一个印象清晰地印刻在大家脑海中,那就是尽管北京许多地方还在施工,街道却非常干净整洁,一路上没有见到过一点儿垃圾,大家不由地啧啧称赞。
本文栏目:戏曲新闻,关键词:八一风暴 ,网址:《珍贵的记忆——聊城专区评剧团1963年进京演出《八一风暴》》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news/201907/38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