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新闻 >

陕西西安:“每到周末有好戏”越来越有戏


“每周都要演出,而且都是占用周末,演职人员能坚持下来吗?”“每周两场!哪儿有那么多的戏去演?”这是两年多前发生在陕西省西安秦腔剧院里的一场争论。当“每到周末有好戏”秦腔惠民演出的品牌构想提出后,不少人担忧起来:在西安市区,就在易俗社剧场开展驻场演出,每周两场,市场能接受吗,演员能承受吗?

近日,“每到周末有好戏”迎来了第100期(第296—298场)演出,而且从第50期开始,演出频次已由之前的每周两场增加为三场,越来越多的群众,包括中青年群体、外国留学生走进剧场,领略秦腔魅力、感悟西安特色文化。“每到周末有好戏”成为西安市戏曲惠民演出的重要品牌和传播秦腔文化的好窗口。

“舞台是演员的圣地,对于我们年轻演员来说,上台表演更是提升个人业务水平的大好机会,我们需要观众的掌声和批评来激励我们深入学习。要是有这么一个展示平台,也不愁学会的戏没有地方演了。”有“戏疯子”之称的西安三意社演员杨升娟在2017年初时这样说。可以说,在并无十足把握的情况下,杨升娟等的心声让西安秦腔剧院的管理层下定了决心:院团要出人出戏,少不了锻炼人才、打磨作品的平台。于是,在陕西省、西安市宣传文化部门和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2017年3月17日,西安秦腔剧院“每到周末有好戏”启幕,常态化秦腔惠民演出开始了与观众的固定“约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到周末有好戏’抓准和兼顾了观众‘希望在优雅的环境中欣赏高水平的秦腔演出’与演员‘希望能够在有规格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诉求,不但活跃了文化市场,丰富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而且给年轻演员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机会。”西安秦腔剧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雍涛说。

然而,常态化运营之路的开辟,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不够理想的上座率成为一大问题。在项目开始的一个月内,购票上座率还不足三成。面对压力,包括三意社导演王国权在内的众多业内人员几乎场场坐在剧场内把控演出。演员们则用敬业精神完成了一场场演出,虽然剧场内观众席空着一半有余,但台下的喝彩声不断,进一步坚定了大家的信心。

“目前,演出剧目少、剧目创作难困扰着很多戏曲院团的发展。”雍涛表示,西安秦腔剧院拥有秦腔发展史上很有影响力的两家百年剧社——易俗社和三意社,拥有一大批百姓喜闻乐见的演出剧目。要本着敬畏传统、继承传统、优化传统的原则,在保留秦腔传统艺术风格基础上,对音乐、灯光、舞美进行精细加工,让传统剧目结合时代精神、时代特色得以优化,更好地满足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三意社社长侯红琴说:“我们在‘每到周末有好戏’的舞台上作了很多尝试,比如2019年春节期间上演的‘全梅花’版秦腔《火焰驹》,用全新的舞美布景、典雅的灯光效果,配合众多梅花奖得主的精彩演出,打造出了一部符合时代审美的经典好剧,这种创造性转化也创下了秦腔本戏演出的票房之最。”

推动精品化演出是扩大品牌影响力的良好途径。对此,西安秦腔剧院从软、硬件两个方面不断加大对易俗社与三意社复排传统剧目的投入力度,邀请秦腔名家指导复排,对演员技艺进行磨炼和提升。为了让舞台呈现更具时代审美特色,剧院购置了先进的舞台灯光设备、添置了全新的舞台布景,把舞台呈现提升到一个全新水平。“演出锻炼了人才,团结了队伍,不少演员抓住间隙主动请教老师,有的宁可推掉商业演出,也要保证每周三场的惠民演出顺利进行。”西安秦腔剧院艺管部部长陈强说。

“到2017年底,‘每到周末有好戏’每场上座率已近八成,除预留少量业务学习票、宣传活动票外,几乎无赠票。”西安秦腔剧院市场部工作人员刘肃介绍,随着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升,观众群体也在发生变化,有许多从外地远程赶来的观众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生群体走进了剧场。为了更好地与新老观众进行互动,西安秦腔剧院通过微信公众号后台定期整理观众诉求,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到剧院相关部门以及演员个人。节目组织部门会根据观众呼声,结合实际情况安排相关剧目、演员登台献艺。

“我们正在探索用创新性思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尝试,‘每到周末有好戏’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以传承版《柳河湾的新娘》与《三滴血》为例,老师传承、观众检验、演员吸收观众合理建议,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梅花奖获得者、易俗社社长惠敏莉说。


本文栏目:戏曲新闻,关键词:易俗社 火焰驹 侯红琴 ,网址:《陕西西安:“每到周末有好戏”越来越有戏》地址:https://m.xiquwenhua.net/news/201903/34759.html


  • 上一篇:《百花亭赠剑》创新让粤剧“新生”
  • 下一篇:17名戏剧演员角逐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